刘大贤与同事进行日常巡检工作。
汤永臻在新岗位上工作。本报记者 王菲菲 摄
本报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高 明
“冬天最冷的时候,这里平均气温能低至零下30摄氏度,供暖期长达7个月……冬天家里暖气热不热,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11月底,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居民李延娟家中,温暖与洁净之感扑面而来,一盆盆翠绿欲滴、娇艳似火的鲜花盆栽给屋内增添了勃勃生机。
从初冬渐入深冬,整个小镇在风雪中愈加寒冷。入冬以来,大柴旦室外气温多次跌破零下10摄氏度。但在李延娟家中却是暖意融融,室温能达到20摄氏度。
“以前烧锅炉取暖时,外边窗台上总是积着一层灰,家里都不敢轻易开窗户。如今换用清洁能源供暖后,灰尘没有了。现在晚上和白天都挺热乎的,很舒服,家里养的花都比前两年长得好了。”李延娟开心地说:“真没想到这里的风和光都能用来供暖了,让我们享受到了更优质的供暖服务。”
大唐大柴旦清洁供暖项目司炉工汤永臻也是清洁能源供热改造工作的受益者。两年前,汤永臻还是大柴旦传统燃煤锅炉供暖的一名锅炉检修工人。时隔两年,他的工作岗位从传统的燃煤锅炉车间变成清洁能源供热站,这一转变源于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大唐大柴旦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
“以前工作的地方就在隔壁的锅炉房,和现在工作的地方相距只有二十来米。”今年54岁的汤永臻,与这个行业已经打了25年的交道。在他的记忆里,曾经无论供热季还是非供热季都异常忙碌。“以前锅炉维修工几乎就是个黑影,从锅炉房出来都难分清谁是谁。”汤永臻笑着向记者说,以前日常工作中常伴有粉尘,必须时刻戴防粉尘面罩,一个供热季下来,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回家。
从“黑领”到“蓝领”,从钻锅炉保养检修,到坐在电脑前监测数据。短短20米的距离,改变的不只是岗位,更是工作模式和方法。“现在好了,蓝色工作服不会变黑,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汤永臻告诉记者,“以前每天的工作大多数是力气活,现在智能化改变传统供暖行业,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电脑和设备间操作,效率高多了。”如今,清洁能源供暖代替了燃煤供暖,一批锅炉维修等岗位人员由此迎来了岗位转型,逐步找准了新的角色定位。
作为清洁能源,空气能采暖可以在消耗少量电能的情况下实现高效供热,智能控温功能更可实现供热用户家内24小时恒温供热,提高用户舒适度。供热效率的增高,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清洁能源供暖为供暖领域瞄准“双碳”目标,开展智慧转型,带来更多可能。面对既定的“双碳”目标,推动供暖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已从一道“选答题”逐渐成为“必答题”。大唐青海公司也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建成了全国首批智慧化运维的“集中式空气源热泵+电锅炉+储热罐”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
32台空气源热泵+7兆瓦燃气锅炉+近6000立方米的巨型储热罐……2023年,大唐大柴旦清洁供暖项目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供热覆盖大柴旦行委大柴旦镇、锡铁山镇,供热面积69.32万平方米,受益人群2万人,构建了“电力+燃气”整县制全清洁供暖链条。
该项目充分利用青海省海西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荒漠土地资源,结合清洁供暖用能需求就地配套建设25万光伏项目,在“三江源”地区构建了以绿色电力供暖,电力就地生产、就地消纳、就地服务群众和改善生态的新型发电供热联合模式,实现了“风、光能源—电能—热能”全清洁转化和供热全过程的“零排放、零污染”。
“青海是全国新能源占比最高的省份,白天新能源电力充裕,我们供暖以空气源热泵为主,边供暖、边蓄热;夜晚新能源发电量相对较低,我们把储热罐中已蓄热的水,引到燃气锅炉房二次加热,再向居民供暖。”大唐大柴旦清洁供暖项目经理刘大贤介绍。
那么,与传统供热方式相比,清洁能源供暖的亮点在何处?
在大唐大柴旦清洁供暖项目集控中心,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从自来水进入供暖系统,到最终热水进入用户端清晰明了的整个供暖流程、机组运行情况,供热温度调节、重要设备启停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空气源热泵+电锅炉+蓄热’技术路线在高原、高海拔地区的首次应用。此外,在设计初期,项目将智慧化供暖系统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实现了整个项目少人值班、值守和自动化控制,在降低项目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供热效率,整个项目供热综合效率可达95%,有效解决了‘三江源’地区供热不稳定的突出问题。”刘大贤说。
与此同时,在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的支持下,大唐青海公司与地方政府深化合作共建,签订了《专项合作协议》,使整个项目供热成本大幅降低,预计全生命周期(项目运行年限25年)可节约供热成本约2亿元,切实减轻了财政负担。
清洁能源供暖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和“民生账”。
围绕推动项目全清洁化,该项目配套的25万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实现投运。该项目除满足清洁供暖项目使用外,每年还将为社会贡献超4亿千瓦的绿色电能,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宝贵经验和典型案例支撑。在确保居民供热的同时,该项目还能有效实现清洁能源就地转化,每年可节约标煤近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5万吨,氮氧化物118.89吨,有效改善地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提供强大助力。
供暖方式的改变蓝了天空、暖了民心,更为当地生态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作为青海省规模最大、运营体系最完善的清洁供暖运营商,在新能源供暖道路上,围绕构建安全、绿色、节约、高效、适用、持续的清洁集中供暖体系发展方向和目标,大唐已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唐路径”,为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大唐智慧”、贡献“大唐力量”。
链接:#小程序://青海日报/7vIm1TLhNLBYDQJ
[2024-12-03] | |
[2024-12-03] | |
[2024-12-02] | |
[2024-12-01] | |
[2024-11-29] |